当前位置: 主页 > 岐黄文化 > 杏林故事

皇甫谧

发布时间:2025-01-03 09:13:18 人气: 作者:小编

皇甫谧,幼名静,字士安,自号玄宴先生。安定朝那(今甘肃灵台)人。魏晋时期著名针灸学家、史学家,后世推崇为针灸鼻祖。


调皮捣蛋的“不良少年”

皇甫谧出身于东汉名门世族,但至其祖、父两代,家境开始衰落,后来皇甫谧的生母也去世了。因皇甫谧的叔父没有后代,父亲就将皇甫谧过继给了叔父。不知是叔父母过分溺爱的缘故还是出生将门的皇甫谧骨子里就承继了几分不羁的性情,少年时代的皇甫谧沾染了当时官宦富豪人家子弟的通病,不肯好好念书,贪玩成性,到处游晃,吃喝玩乐,惹事生非,江湖习气很重,是地方上出了名的“不良少年”。因此乡里邻居们都相当瞧不起他,认为他将来一定没有出息。

值得庆幸的是,像缪希雍有位好母亲一样(缪希雍也曾有过浪荡的青少年时期,后来被母亲骂醒,遂发奋学习,终成一代大医 古代名医故事 | 缪希雍:你不知道的名医的另一面),皇甫谧有一位认真负责的婶母。皇甫谧就这样任性地长到了20岁。一天,婶母把又惹了一堆祸事的皇甫谧赶出家门以示惩戒。谁知,过了一会儿,皇甫谧就拎了一大堆香瓜、甜果之类的果品来哄婶母开心。婶母心软,搁在往日,一般就原谅了皇甫谧。

可这次,婶母着实生气了,居然把瓜果统统摔在地上,婶母痛哭流涕的对他说:“你已经20岁了,不读书、不上进,没有半点立身本事,就算是用再好的酒肉来孝敬我,也是不孝的。从前孟母三迁,就是希望儿子有个好的环境,曾父杀猪,希望以身教作儿子的典范,是不是我没有孟母、曾父那种德行,才使你这样不成材吗?你如此这般不成器,岂不是我教养的过失!”

皇甫谧虽然平时贪玩不靠谱,但却是个讲义气、讲仁孝、重情重义之人。婶母的话如当头棒喝,想想婶母对自己20年的养育之恩,自己却让婶母伤心难过,皇甫谧痛哭流涕,发誓一定要痛改前非,报答叔母养育之恩。于是他从此立志向学,重新做人,拜乡里有名的学者为师,发奋读书,逐渐成为当时一个有名的学者。乡里的人见他不眠不休的向学,不浪费一点时间,还给他起了个绰号叫“书痴”。